- 惑
- (sa) moha. Illusion, delusion, doubt, unbelief; it is also used for (sa) kleśa, passion, temptation, distress, care, trouble.* * *惑即煩惱。 迷妄之心, 迷於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者, 謂之惑。 亦即指身心惱亂的狀態, 或總稱妨礙一切覺悟心的作用。 《成唯識論》卷八載: ‘生死相續, 由惑、 業、 苦;發業潤生, 煩惱名惑。’ 以眾生迷惑於事理, 發有漏之業, 潤當來之‘有’, 而為生死相續、 展轉不已之因者, 稱之為惑;即特指因不知佛教義理與信仰, 以致迷惑於認識之對象而言。 在十二緣起中, 無明為發業之惑, 稱為等起因;愛、 取二者為潤生之惑, 稱為生起因。 又由修行階段之差異, 惑有見惑、 修惑二種, 其迷於苦、 集、 滅、 道四諦之理者, 稱為見惑, 或稱迷理之惑;迷於一切事理者, 稱為修惑, 又稱迷事之惑。 十隨眠中, 貪、 嗔、 痴、 慢、 疑五種為修惑;身見、 邊見、 邪見、 見取見、 戒禁取見五種則屬見惑。 其中貪、 嗔、 慢三種唯緣各別之事而生, 不能遍行三世諸事, 故稱為自相惑;五見、 疑、 無明等七種, 則緣多事而生, 能遍縛三世諸事, 故稱為共相惑。 生死相續第一原因, 是惑。 惑是根本煩惱和隨煩惱活動的後果, 但煩惱不是心外之法, 只不過是妄執投影於心識的相分, 由此而起迷執。 迷執有二, 即我執與法執。 由此二執, 而有生死流轉。 由我執所起的惑名煩惱障, 由法執所起的惑名所知障, 見‘二障’條。* * *迷惑錯誤, 是貪瞋痴等煩惱的總稱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